

据世界卫生组织统计,全球HIV携带者约3670万,我国最新数据显示存活的HIV感染者约84.9万,并呈数量增多、病例年轻化趋势,提高人群对感染的认识对有效地预防和控制传播尤为重要。2020年12月1日是第33个“世界艾滋病日”,今年我国宣传活动的主题是“携手防疫抗艾,共担健康责任”。为了让承德市市民及时了解和掌握预防艾滋病的知识,增强自我防护意识,承德市附属医院皮肤性病科、计划生育办公室和双桥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联合举办了“携手抗艾,重在预防”的主题宣传活动,活动中医务人员积极向过往群众讲解艾滋病预防知识,答疑解惑并现场免费发放避孕用品200多盒。
对艾滋病的常见认识误区:
1、误认为HIV感染者就是艾滋病患者。HIV即人类免疫缺陷病毒,感染初期没有症状,艾滋病是获得性免疫缺陷综合征,是HIV病毒感染的最后阶段。成年HIV携带者在疾病进展到艾滋病之前常有较长的潜伏期,两者均具有传染性。
误认为蚊子叮咬、共用餐具也可能传播HIV。HIV病毒主要通过血液、精液、阴道分泌物、母乳及任何可能含有血液的体液传播,且HIV病毒离体后仅暴露空气中几小时就会丧失感染能力;有人认为蚊子口器中的血可造成
感染,但事实上必须有一定数量的HIV进入人体才可能造成感染,有科学家估计,至少需要同一只蚊子反复叮咬2800次才有可能感染HIV,而且HIV在蚊子体内无法繁殖,所以无需担心。
3、误认为同性接触更容易感染HIV。经性接触传播是目前全球主要的HIV传播途径,全球约70%-80%的感染者经性接触感染HIV,其中异性间的传播占70%以上。
4、误认为感染HIV后没有治疗方法。事实上,抗病毒治疗虽然无法治愈HIV感染,但可以控制体内病毒复制,并增强人体免疫系统,恢复其抗感染能力,早发现,早治疗的患者甚至可以比同时期患上糖尿病的人活得更久,而且国家对于艾滋病的药物防治基础药物都是免费的。
5、误认为HIV感染者不能结婚生子。如果不及时治疗,患者感染HIV病毒后平均存活年限为9-11年,及时进行药物干预,感染者不仅可以正常生病活,还可以与HIV阴性的人结婚生子。通过对HIV阴性伴侣开展暴露前预防用药,可降低被感染风险,也可预防母婴传播和保证母亲的生命。
今年1-10月新发现的艾滋病感染者及病人中,男性占92.0%,女性占8.0%,从感染途径看,全部经性接触传播,其中有80.9%是经男男性接触感染,所以提倡使用安全套安全防护。
目前,我国艾滋病流行形势严峻,艾滋病感染者数量逐年增加,流行范围不断扩大,传播速度逐年加快,艾滋病的预防需要大家携起手来,共同加入其中,使红丝带飘扬。
承德医学院附属医院
承德市双桥区计划生育药具管理站
2020.12.01